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矿精开”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核心战略通过立足本地矿产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矿产资源精细化开发。目前,其实施进展阶段涵盖立法保障、机制建设、产业落地、技术升级等多方面,展现出高效推进态势。
贵州理工科技学院科技孵化园(以下简称:科技孵化园)作为贵州理工学院的核心产学研平台,与“富矿精开”战略紧密联动,通过技术转化、产教融合和生态协同,形成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矿业体系,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助力贵州矿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8月18日,在科技孵化园的贵州理工智矿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负责人周波正在进行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技术的相关实验。
“该技术主要用于攻克矿压控制、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瓶颈,提出定制化开采方案,保障高倾角煤层安全回采。”周波介绍,贵州理工智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贵州理工学院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专注发展智能化矿山解决方案、安全工程综合防治专业服务商。
谈到企业入驻科技孵化园后技术转化方面的成果时,周波告诉记者,通过校企协同研发,实现了相关专利及专有技术直接服务“富矿精开”战略,目前已在贵州能源集团所属矿区推广应用,显著提升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开采安全性与效率。
据了解,今年,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将“一种便于搬运的折叠液压巷道支护装置”等7项专利和“煤矿巷道再造承载结构全空间协同支护技术”等2项专有技术,作价1800万元以技术许可方式转让给贵州理工智矿科技有限公司。该交易为贵州理工学院建校以来单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的最高纪录。
“该技术项目于今年7月落地科技孵化园,落地后将进入实施阶段,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周波介绍,该技术项目在安全升级、效率优化、体系创新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突破。在安全升级方面,攻克强动压巷道支护难题,使井下作业告别传统“生死盲盒”状态;在效率优化方面,折叠式设计降低设备搬运难度,提升井下空间利用率30%以上;在体系创新方面,首创“再造承载结构-全空间协同”技术路线,获煤矿顶板管理攻坚行动专题推介。
“这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次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应用学科与区域产业的深入融合。”周波说,接下来,企业将依托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科技成果紧密对接贵州省“富矿精开”战略,把企业打造成为破解矿山工程技术难题的“攻关高地”,推动区域矿业智能化升级。
8月18日,在科技孵化园的贵州省煤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煤矿瓦斯灾害防治联合实验室,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老师、贵州省煤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泽正带领实习生进行相关实验。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联合实验室由学校和企业共建,学生在实验课时可使用,并且能接触到企业真实生产数据。”廖泽介绍,贵州省煤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教师科创企业,依托贵州理工学院的资源优势,企业以煤矿灾害防治技术服务业为主。
据了解,除共建联合实验室外,今年5月,贵州省煤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还与贵州理工学院共建实践基地,该实践基地采用“双导师”教学模式,开放实习岗位与课题资源,为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瓦斯含量测定实训课程。
谈到企业选择入驻科技孵化园的原因时,廖泽告诉记者,依托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安全工程、大数据等专业优势,可直接联合高校教师开展技术攻关,同时企业可共享学院实验室设备与科研数据,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
以专业优势举例,廖泽介绍,企业与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联合团队开发《矿山压力精准防控智能决策平台》,项目融合矿压监测硬件与大数据分析软件,实现顶板事故预警准确率提升40%。
据介绍,该项目获得第十九届“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科技发明一等奖;在金沙县新化煤矿验证技术可行性,已应用到120对矿井中;申请专利十余项。“接下来,我们计划构建县、市两级顶板事故预警监管平台,推动行政部门精准执法,同时我们将与贵州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开设‘智能采矿’成人教育专班,助力矿业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廖泽说。
“作为高能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孵化园提供物理载体(办公空间)、线上信息平台及产学研资源整合服务。”采访当天,科技孵化园负责人刘朝接受记者专访。
“目前,科技孵化园入园注册企业120家(含高新技术企业4家、师生创业企业21家)。园区年产值1.2亿元,带动就业400人。”刘朝介绍,科技孵化园的核心职能主要体现在项目筛选,对接外部企业资源,开展项目背调;资源对接,为学校教师提供课题支持、资金及项目信息;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全程参与技术转移流程,如合同谈判、方案制定、后续跟踪等。
据介绍,科技孵化园核心支撑资源分为硬件设施与服务团队两方面,其中硬件设施,依托贵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含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等千万元级设备),以及目前正向省科技厅申请建设专项实验环境;服务团队则是由专业的技术经纪人团队负责转移转化全流程。
以今年7月,作价1800万元以技术许可方式转让落地科技孵化园贵州理工智矿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项目举例,刘朝告诉记者,科技孵化园在高价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专门就企业的成果转化困点,难点问题,赴上海国家东部转移中心学习先进经验。并于2024年11月科技孵化园组织召开了该项目研讨会。同时,培养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团队服务该项目,联合专利审核评估公司,与贵州理工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相关专家、该项目负责人等一起研讨该项目转化的相关工作事宜,助力该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与落地实施。
“接下来,科技孵化园将重点打造‘富矿精开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市场化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聚焦矿产行业项目筛选、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刘朝说。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