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宣布,位于川渝探区的天然气产量在2025年3月首次实现单月突破1亿立方米的里程碑,较去年同期增长35%。这一成就不仅为四川盆地的清洁能源供应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天然气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标志着中国能源战略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能源安全。
川渝探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以其丰厚的致密气和天然气资源而闻名,但也面临严峻的地质挑战。大庆油田在这一地区的增产显然非常不易,但通过技术攻关和高效的管理,该油田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由“原油为主”转向“油气并举”。实现逐年递增的天然气产量,体现了该油田在开发模式上的成功转型。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0%,而大庆油田川渝探区的持续增产无疑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用气压力。数据显示,1亿立方米的增产可以满足500万户家庭每月的用气需求,或替代12万吨的煤炭,同时每月减排二氧化碳350万吨以上,这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依托于大庆油田的“稳油增气”战略。通过提高老井的产量、推进新井投产、优化气体净化设备、以及活用闲置资产等手段,该公司实现了产量的飞跃。例如,合川老气田的日产量稳定在53万立方米以上,而新项目的投产则相辅相成,加快了整体扩产的进程。
在企业管理方面,大庆油田以“四化”管理模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天然气生产的数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零失误。截至目前,合深4开发区在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已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5亿立方米。
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是中国石油践行“能源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生动体现,更是我国能源产业向绿色高效转型的缩影。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推动和对气候变化关注的加剧,天然气作为一种过渡能源,其关键地位愈加凸显。
从长远来看,大庆油田川渝探区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创新可为其他复杂地质区域的天然气开发提供参考。这一领域的技术攻关和管理模式值得整个行业学习和借鉴。中国石油在未来的能源政策中应加强对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大庆油田川渝探区的天然气产量突破不仅是地区发展的突破,更是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中不断追求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一步。随着这一成功实例的推广,中国能源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各方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九游官网app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