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泰豫报道:今年以来,石油工程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集团公司效益最大化,深度嵌入勘探开发全链条,纵深推动一体化协同,以技术创新突破“四提”瓶颈,以改革优化锻造低成本竞争优势,助力油气田企业全方位提效、全要素降本。上半年,提质、提速、提效、提产、降本“四提一降”扎实推进,单队钻井进尺同比增长4.5%,压裂后单井产能提高6.4%,助力工程降本2.6%,有力支撑“深地工程”、页岩油气、海域勘探突破和效益建产。
“上游一体化优势是石油工程的最大优势。我们树牢油气藏经营重要参与者理念,持续深化甲乙方一体化协同、全链条联动,坚决在扛稳专业责任中体现专业担当。”石油工程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柏志说。
该公司着力以一体协同锻造价值创造新范式。大力推广与胜利油田、江汉油田的成功合作经验,创新构建“以油气藏经营价值为核心、效率效益为导向、均衡生产为保障、单队能力提升为支撑”的大运行体系,实现打得快、压得好、产得高。上半年,平均钻井周期缩短5.8%,压裂效率提高5.7%,打出兴页L190-6-1HF、海301等一批高产井,其中海301井刷新北部湾海中凹陷油气日产量纪录,推动中国石化首个中深海自营油田产能建设全面提速。
“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价值生态的重构。”该公司总经理张建阔介绍,针对难动用储量开展联合攻关,今年以来,新建原油产能和天然气产能分别同比增长7.4%、77.3%,44支钻井队伍作业量实现增长,难动用储量钻井进尺工作量占集团公司内部钻井进尺工作量的25%。
同时,石油工程公司着力以科技创新锻造核心技术硬实力。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四提”瓶颈,技术迭代应用取得新突破。特深层钻井技术实现“百日突破”,顺北油气田8000米以深井钻井周期控制在百天之内,最快仅用时60天。页岩油开发效率实现大幅增长,胜利页岩油井钻井周期缩短至17天,压裂效率提升228.9%。超高压压裂技术取得新突破,175兆帕超高压压裂装备和技术在铁北1侧井推广应用,试获高产工业气流,为川渝地区天然气基地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研制发布智能钻井系统——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助力钻速提升19%、钻井周期缩短12.9%。
他们着力以改革优化锻造低成本竞争力。重塑井下作业体系,精简管理层级,撤并20支低效队伍,有效解决资源分散问题。精益管控外委业务,采用“清单+平台+考核”管理模式,降本减费成效显著。推进西北工区一体化示范建设,完成15部钻机自动化改造,在6口井试点实施模块化搬迁模式,加快推动钻完井大包一体化、专业服务集约化、后勤支撑共享化、配套机制长效化。深度优化人力、装备资源配置,盘活用工6290人,降本减费增收成效显著,设备综合利用率升至92%。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