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供安全便捷、高质高效的为民便企服务,市应急管理局研究制定了《常州市应急管理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1.创新便民服务“一件事”套餐办理模式。创建我要批发经营危险化学品(不储存)“一件事”套餐办理模式,实现审批时限缩减82.3%,申请材料减少50%,印发办事指南与便民手册,持续增强经营主体活力。[牵头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
2.推进审批准入“四减服务”。通过“减时限、减材料、减费用、减跑动次数”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水平,将所有权力事项的办理时限由法定时限30%缩短到15%以下,促成个人及企业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时间同比减少逾40%,减少办理各类事项需提交的27项证明材料,对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等8项行政权力事项开展“容缺受理”。[牵头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配合处室:市应急保障中心、安全生产基础处、自然灾害救援处]
3.落实“不见面”审批制度。依托常州市安全生产“一网通办”系统,完成所有审批事项“不见面”办理,生成加盖电子印章的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评价报告备案表等电子材料推送企业办事人员,电子备案文书与纸质文书具备同等法律效力。[牵头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配合处室:科技和信息化处]
4.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成立重大项目服务团队,通过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前介入,指导企业完善总平面布置规划,安全设施设计,采取“指导+服务”模式保障重点项目安全落地。联合发改、工信、生态环境、自规等部门建立重大化工项目风险联防联控制度。[牵头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
5.开展重点企业深度指导。推动钢铁、铝镁金属粉尘等行业领域企业完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接入和应用,指导640家企业开展重点设备信息登记,提升设备设施预警防范能力。针对重点行业领域100家企业,提供深度指导服务,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事故防范水平。[牵头处室:安全生产基础处,配合处室:科技和信息化处]
6.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推动重点企业标准化提档升级;根据达标等级,减少监督检查频次;开展标准化审计,不断提升标准化运行质量。组建“标准化创建服务先锋队”,通过编制指导手册、现场指导、业务培训等途径,帮助企业掌握标准化创建政策要求和操作流程,助力企业精准开展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牵头处室:安全生产基础处,配合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市应急保障中心、政策法规处(执法监督处)、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7.落实安全生产轻微违法免罚。按照《江苏省应急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常州市安全生产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相关要求,对符合条件的轻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免予行政处罚。[牵头处室: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政策法规处(执法监督处),配合处室:安全生产基础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
8.开展化工企业安全审计。组建安全审计工作组,科学制定安全审计方案,采取资料审查、现场检查、沟通访谈、能力测试等方式,用两年时间对全市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的73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安全审计和许可条件复核工作。对企业自查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并按期完成整改的,不作为行政处罚依据,持续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牵头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
9.开展执法预告知服务。运用“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针对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开展“执法预告知”服务,解读安全生产重点执法事项,剖析典型事故案例,引导企业提前自查自纠。开展“邀约式”指导服务,公布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邮箱、电话,鼓励引导有需要的企业提出申请,邀约监管执法部门进行政策服务、合规指导等工作。[牵头处室: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配合处室:安全生产基础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调查统计和综合减灾处]
10.落实“综合查一次”。严格执行涉企检查备案,加强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动,落实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减少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每月通过“常州应急”微信公众号公示联合检查部门、受检对象,规范行政检查行为。[牵头处室: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配合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安全生产基础处、政策法规处(执法监督处)]
11.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持续推行信用修复“三同步”(同步信用告知、同步诚信教育、同步修复提醒)机制,通过“常州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向存在可修复不良记录企业发送短信,提醒企业自主修复信用;主动承接企业信用修复工作,落实包保责任制,为企业代办信用修复;组织信用修复培训班,对被处罚的企业开展专题培训,“手把手”协助企业信用修复。[牵头处室:科技和信息化处、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12.成立安全生产互助联盟。成立工业气体、重大危险源、储存经营、医药生产、涂料等5个行业领域安全互助联盟,通过定期开展技术交流、隐患互查、应急演练等活动,推动各行业相关企业经验共享、资源互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互助机制为契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管理新格局。[牵头处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处(行政服务处),配合处室:机关党委]
13.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和金融工作融合提升。协调保险公司给予投保安责险的相关企业费率优惠,按信用等级分别下浮20%、10%、5%,按企业标准化等级分别下浮15%、10%、5%。为中小企业创新推出“企安贷”,用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牵头处室:科技和信息化处、安全生产基础处]
14.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今年为基层送上20场以上安全文化及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综合演出,积极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社会氛围。[牵头处室:市应急保障中心,配合处室:办公室(新闻宣传处)]
15.组织开展应急科普讲解大赛。挖掘组建优秀应急科普队伍,在全市大力弘扬安全理念、普及应急知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牵头处室:市应急保障中心]
16.助力企业精准开展风险辨识。创新送政策下基层方式,制作工贸领域工业企业风险报告统一培训课件,开通风险报告直播课及线上咨询途径,指导企业提升报告质量。[牵头处室:安全生产基础处]
17.大力推行“阳光考试”。每月在市应急管理局官网和官微定期公布全市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计划和考试合格率,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服务提供精准服务。[牵头处室:市应急保障中心]
18.提升公众应急处置能力。起草《关于提高公众应急处置能力的决定》并纳入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计划,鼓励引导公众主动学习应急知识、积极参加培训演练,切实提高防灾备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协作能力。[牵头处室:政策法规处(执法监督处)]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