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官方定制)最专业服务平台

公司动态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
发布日期:2025-08-16 12:39:11访问量:

  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库姆沙漠里藏着一个大秘密,这个地方叫达瓦扎气坑,也被人喊作地狱之门。

  那里地下埋着海量天然气,换算成石油当量得有35亿吨,中国2024年全年进口原油也就5.5亿吨左右,七年加起来差不多就是这个量。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1)

  事情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那时候土库曼斯坦还是苏联的一部分,工程师们在那片沙漠钻探天然气。钻着钻着,地底下塌了个大洞,直径七十米,深三十米,气体直往外冒。

  为了防毒气扩散,他们就把洞口点着了,本以为几天就烧完,结果这火一烧就是五十多年。起初是为了安全,现在倒成了全球奇观,吸引冒险者前来围观。

  但这份资源就这样白白烧掉,每年放出成吨甲烷,对空气和气候都不友好。当地人生活本就靠游牧和少量农业,这火坑虽带来点旅游收入,却也让周边生态遭罪,植物少,动物绕道走。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2)

  这坑不是高产气井,气体压力低,杂质多,提取起来费劲。土库曼斯坦有更好更稳的天然气田,何必费力去捅这个马蜂窝。想想那些容易开的油气井,九游娱乐官方入口成本低回报高,这里却得对付持续燃烧的火势,还得建特殊设备抽气。

  国际上有些专家分析,采它不划算,投入产出比太低。再者,环境代价大。天然气烧着放甲烷,这气体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比二氧化碳猛多了。土库曼斯坦这些年加入全球减排协议,承诺到2030年把甲烷排放砍三成。如果贸然开采,搞不好排放更多,国际压力会更大。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3)

  国家层面也动过脑筋,早在2010年,时任总统就建议限制这坑对周边气田的影响。到了2022年,又下令找办法灭火,理由是影响健康、环境和天然气产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最佳方案。

  可实际操作起来难,试过注水压火、封顶堵气,都没成。直到2024年底,他们在坑边钻新井,抽气减压,这招管用,火势从2024年8月起降了一半。

  到2025年6月,火小了三倍,只剩零星小火兜,卫星观测显示甲烷排放大幅减少。这步走得稳,体现了政府在平衡资源和环保间的努力。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4)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备丰富,全球排名前十,可经济结构单一,出口依赖管道和邻国。开采达瓦扎得建基础设施,沙漠环境恶劣,水少温差大,机械容易坏。

  相比中东那些近海油田,这里物流成本高,卖出去也难有竞争力。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管道直通中国和欧洲,土库曼斯坦得绕道,费用翻倍。采出来不一定赚,干脆搁置,优先开发其他田。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5)

  从全球看,这事也提醒大家能源转型的紧迫。天然气虽比煤干净,但甲烷泄漏是隐形杀手。土库曼斯坦在2025年的减排会议上分享经验,钻井抽气这招帮他们砍掉不少排放。

  专家估算,国家整体能减75%,一半不用额外花钱。这不光是技术活儿,更是责任感。想想那些靠天然气吃饭的家庭,如果开发不当,环境坏了,子孙后代遭殃。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6)

  旅游方面,这坑一度是亮点,冒险者开车穿越沙漠来看火光。但随着火弱,吸引力降了,当局调整票价,访客少。

  政府优先安全和环保,怕灭火后气体又漏。国际合作也在谈,联合国环境论坛提过类似案例,强调可持续开发。

沙漠中发现35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7年进口量为啥不开采?(图7)

  人类在能源路上,总得权衡眼前和长远,像日常生活里那些选择,急功近利往往后悔。土库曼斯坦的故事,让人看到国家在全球变暖压力下的挣扎,也看到希望——通过钻井减排,他们在往前走。

  或许未来技术成熟了,这坑能变废为宝,但现在,守着它安静烧掉,也许最好的安排。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