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助推庆阳高质量发展纪实
今年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之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全面实施规范执法监管、强化法治保障、稳定外贸外资、提升服务效能、夯实要素支撑、助企纾困解难“六大提升行动”,致力于营造风清气正、尊商安商的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凭借优质营商环境,全市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今年上半年,全市实施500万元以上新建、续建招商项目331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379.36亿元,增速57.79%。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上,更是成功签约合同项目62个,签约金额达1033.98亿元。
庆城县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机制,有效杜绝了随意执法、多头执法等扰企行为,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
庆城县将每月1日至20日设立为企业“安静生产日”,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到企业进行检查、考核、调研、参观、考察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活动;每年1月30日前,组织县内涉企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并向县政府报告,同时送县司法局备案;组织全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对可通过线上监控、实时视频等方式实施非现场监管的事项进行摸排,规定对此类事项不再进行现场检查;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原则上采取书面函询、电话询问等方式核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今年,我市纵深推进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建立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审查市级政策297份、纠正违规2份,企业迁移登记满意率达到100%。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不见面开评标率、合同信息公开率实现双100%,远程异地评标占比达37.30%,政府采购中中小企业合同占比达89.89%,公平竞争底色更鲜明。
市直28个部门建立行政处罚“两轻一免”清单729项,市场监管系统柔性执法率达89.07%。信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归集各类信用信息249.7万条,“双随机”抽查计划发布132项,信用风险分类抽取比率达83.27%。
通过“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构建矛盾纠纷“七步”闭环化解机制,各级综治中心矛盾化解率达到88%,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达到86.6%。司法服务质效提升,涉企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2.09%,审结民商事案件12218件、审限内结案率达98.61%;破产案件办理专业化升级,平均审理天数73.75天,市场出清效率稳步提高。
我市以“关地共建”机制为纽带,联合走访全市外贸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与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已与29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合作,其中“一带一路”国家达到12个。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756.3万元。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加速布局,12户外资企业获“全生命周期”服务,外汇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市直各部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建设“我在现场”“一把手走流程科室长坐窗口”体验活动,直接体验办事流程,感知服务质效,听取意见建议,回应群众诉求,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流程更加规范。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通过领导干部“走流程、坐窗口”整改问题2170个,优化流程事项2143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9.96%,全程网办率达到99%。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1399项审批事项全进驻,2024年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落地,项目审批再提速“一书三证”全程网办,危险化学品项目审批周期从45天压缩至16天,助推项目早投产。
我市强化融资服务,开展“信贷服务全面优化年”活动,创新信贷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同时建立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机制,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水监管支局立足“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主责,联合发改部门构建“政银企”协同联动体系,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打破了市场主体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创新推出“农担贷”“经营快贷”等定制化产品,采取“设备质押+订单融资”模式,单户最高授信300万元。通过“政府风险补偿+信用保证”方式,降低新型农业主体担保门槛。6家银行机构推出56款线上信贷产品供客户多元化选择,线下同步设立“金融服务驿站”,实现融资需求收集、智能匹配、融资对接闭环管理。
目前,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5.64亿元,较年初增长14.4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87%;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4万亩,6宗工业用地以“标准地”出让;线个县级“就业之家”提供“一站式”服务,水电气网报装“一表集成”,要素供给更加集约高效。
全市“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解决企业问题535个,按月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办结诉求10件。同时通过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与容错纠错机制并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到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从法治护航的制度保障到精准有力的要素支撑,如今的庆阳,正通过公平筑基、开放拓界、服务提效,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一幅幅尊商安商、共促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九游官网app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