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官方定制)最专业服务平台

行业新闻
九游娱乐:自然资源部重点矿产勘查项目聚焦① 8个月139亿吨川西南上演找矿奇迹
发布日期:2025-07-04 05:22:32访问量:

  

九游娱乐:自然资源部重点矿产勘查项目聚焦① 8个月139亿吨川西南上演找矿奇迹(图1)

  矿产资源作为“工业的粮食”、经济发展的“命脉”,其勘查开发是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的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部署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广大地质工作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扛起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担。本报即日起推出“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自然资源部重点矿产勘查项目聚焦”,盘点“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重点矿产勘查项目推进情况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进入6月,位于金沙江下游北岸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上田坝镇李子陆续成熟。山上山下,成片的李子树郁郁葱葱,农户们忙着采摘、挑选、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此时,阿居洛呷磷矿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24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在这里新发现磷资源量1.39亿吨。如今,在这片土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挖掘机、推土机、重型卡车往来穿梭,政府、地勘单位、企业共同奏响了找矿突破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

  磷矿,作为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是多种磷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对磷的需求。四川省是磷矿大省,资源储量居全国第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四川省坚决扛起“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重大使命,抢抓重大机遇,汇聚四川省自然资源系统、地勘行业力量,突出急用先行,加大精查力度,优势战略性矿种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成效显著。同时,四川省坚持多元联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地质找矿,形成了强大的找矿合力。

  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四川省已先后在乐山市马边县以及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等地投放5个省政府投资的地质勘查磷矿普查项目,累计投资5546.28万元,共探获推断资源量42694.6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明确,推动马边六股水-老河坝和雷波小沟-卡哈洛2个磷矿能源资源基地建设,稳定发展德阳、乐山、凉山等地区磷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支撑磷资源安全稳定供应。

  2023年8月1日,雷波凯瑞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7.6亿元竞得阿居洛呷磷矿勘探项目探矿权后,立即与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达成勘查合作意向。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公司累计投入约1130万元开展勘探工作。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与20个市州签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外部环境保障承诺书》,为重点矿业项目配备“用地保姆”,推动化解找矿项目进场难、用地用林用草难、社区关系协调难等突出问题。在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凉山州自然资源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战略找矿服务环境保护的通知》,为找矿项目顺利入场提供治安、用地、用林、用草等保障,并建立政府、企业、地勘单位联络机制,共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会商解决资金保障、外部环境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2023年8月2日,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与雷波凯瑞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并开展野外工作。2024年3月28日,阿居洛呷磷矿通过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的储量评审。评审报告显示,推断矿石量1.39亿吨。

  8个月探获大型磷矿的背后,是理论与技术的双重突破,更是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70年的奋斗史。

  西苏角河沿着亿万年切割出的深凹峡谷一路奔腾,流过马颈子镇,在两岸露出黑色岩层的回水凼里打着旋,一路向前。接着,又是新的水流到来,依然打旋着、九游官网app翻涌着,生生不息。马颈子,一个根本不会被记住的西南小镇,却在1955年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相关人员在此地发现了磷矿,预计矿层有20多米厚,可能是一个大矿。这条线索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1955年底,西南地区第一个专门找磷矿的队伍,七大队的前身西南地质局540地质队在这里诞生。自此,七大队与磷矿结下了70年的不解之缘。70年来,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累计探获磷矿石资源量超20亿吨,是在四川省探获磷矿石资源量最多、探获大型磷矿床最多,以及磷矿科研成果和找矿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最多的地勘单位。

  尽管有着过去辉煌的战绩,但是参与此次找矿的人都明白,在5个月内完成野外勘探几乎不太可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切割地区开展矿产勘查,一定会面临交通运输难、施工难、补给难等问题。从四川省以往的情况看,大型以上规模 的磷矿勘探,从野外作业到取得储量评审意见书,一般都需要1年~2年。更为重要的是,500米以浅的磷矿在过去已基本探完,这就意味着必须向深部进军。”

  川西南地区深部是否有富矿?富矿在哪里?是磷矿勘查界的“时代之问”。在疑问声中,七大队副队长赵伟带领项目组开始了艰难的科技攻关。以往对于中国昆阳式海相沉积型磷矿的成矿理论,普遍认为是海侵-海退-海侵的垂向沉积组合,沉积相在矿集区呈环带状分布,磷矿层厚度与地层厚度大体呈正相关关系。“这是相对粗放的。”赵伟说,“在深部找矿,需对成矿理论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析。”在对牛牛寨磷矿、黄家坪磷矿、小沟磷矿在内的多个川西南磷矿的成矿原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赵伟团队提出了该区磷矿成因机制,即受控于早寒武世氧化-还原海洋和广泛发育的上升流、后期生物降解和铁氢氧化物还原使磷酸盐富集沉淀。赵伟进一步解释说,早寒武世是全球性磷酸盐沉积的重要时期,其富集机制受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和上升流活动的共同控制。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深海富磷水的上升迁移、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动态变化、生物活动的参与以及早期成岩作用的改造。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七大队在磷矿层沉积相研究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首次建立马边-雷波地区“生物-化学作用初始富集磷酸盐沉积物、强水动力相带簸选叠加富集成矿”两阶段成矿模式,进一步揭示了区内磷矿成矿机理,为川西南地区昆阳式磷矿深部找矿提供了示范。2024年7月,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科技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着力破解一批制约全省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领域重大科技难题。七大队主导的有关川西南磷矿的理论研究和增储示范项目被纳入其中。

  与此同时,在阿居洛呷磷矿勘查中,无人机相关技术被大量使用,让原本费时费力的地图测绘等工作变得更加快速。同时,该项目组还总结出一套针对西南地区地层的钻进参数组合,取得钻探堵漏、绳索取心、钻孔泥浆材料装置等多项与钻探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这些技术的使用极大了提高了钻进效率。正是基于技术的提升,首个超1400米探磷深孔在项目中诞生。

  行走在雷波县,一个个聚焦优势、盘活特色的产业项目落地开花,一幢幢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一个个园区完善成链,一句句“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的质朴心声,如漫山遍野次第绽放的索玛花,诉说着彪炳史册的彝区巨变……

  在上田坝镇,这种巨变也正在发生。2024年9月,阿居洛呷磷矿取得采矿许可证,矿山建设期为2年,第3年后正常生产。不久的将来,一座现代化矿山将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为四川省磷矿产业链条注入重要力量。

  “按照年产290万吨计算,阿居洛呷磷矿可供技术开采40年,潜在经济价值达数百亿元。同时,矿山建成后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超200个,不仅将有效缓解我国磷化工产业链的资源焦虑,也将成为推动凉山地区乡村振兴矿业开发产业链的重要拼图之一。”雷波县相关负责人说。

  雷波县也为磷产业定下了发展方向。截至2024年末,雷波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9家,工业增加值达到48.60亿元,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1%。其中,采矿业表现尤为突出,其增加值达到6.84亿元,近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7.5%。值得一提的是,雷波凯瑞磷化工有限公司黄磷产能占据了全省的21.82%。未来,雷波县将继续推进建设国家级磷产业基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顾项目取得的成效,阿居洛呷磷矿勘探技术负责人江永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政府、企业、勘查单位相互补位,同向发力,最终实现了“1+1+1>3”。

  但这只是开始。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四川省已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省级财政投入找矿资金5.82亿元,拉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20.83亿元;设立50亿元规模的资源能源投资引导基金,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设立子基金放大的方式,预计基金集群规模可达130亿元。资金投入,带来了找矿成果的不断涌现,全省新发现大型石墨矿3处,大、中型磷矿6处,大型铀矿1处,锂、稀土、金、油气等矿种资源储量大幅增加,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伟晶岩型锂矿新增资源量257万吨,累计探明资源量超500万吨、占全国的80%,总量居亚洲第一。新增磷资源量16亿吨,增量居全国第二。晶质石墨探获资源量超2300万吨,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稀土矿预期新增资源量496万吨,国家稀土资源基地地位更加巩固。天然气、页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分别为4.41万亿立方米、1.89万亿立方米,均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机制,按照“谁出资、九游官网app谁受益”的原则,在收益分享比例上,向市县和民族地区作出倾斜。“这一改变提高了市、县两级政府参与的积极性,像阿居洛呷磷矿所在的凉山州,从2024年起,州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地质找矿。”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实施“一矿一策”精准调度,从“重点任务清单”、配套政策文件出台、区块论证评级、矿业权出让、新质生产力应用、资源开发用地保障等多个层面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落地见效。在巴蜀大地这片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土地上,四川地质人正以坚实的步伐,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奋力书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