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自然资源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大抓保护、精准保障、淬炼队伍”三大举措,全力守护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资源根基。
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底线思维为指引,全方位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在耕地保护方面,严格落实田长制,构建起党委、政府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体系。通过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纳入统一管理,严守全市398.23万亩耕地保有量和361.7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同时,主动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采用“认定一批”“恢复一批”“置换一批”的方式恢复耕地,兼顾农民利益与农村产业发展,避免简单化和“一刀切”。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扎实推进,坚持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相结合。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间1743公顷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目前,广西南方丘陵山地带桂中核心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家示范工程项目也在积极实施,修复面积达483.78公顷。
在矿产资源保护上,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规范勘查、开采活动审批与监管,落实矿业权重大审批集体决策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督促矿业权人履行“边生产、边修复”责任。针对涉重金属矿山环境风险隐患,制定“一地一策”“一矿一策”整改方案,按照“关闭退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升级改造一批”的原则分类处置。
执法督察力度持续加大,健全县乡村三级巡查(巡田)制度,实现发现、制止、报告等全过程闭环管理。以“零容忍”态度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严禁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住房等行为,严防“大棚房”“挖湖造景”等问题反弹。
为精准保障自然资源要素,来宾市自然资源局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规划引领方面,严格落实《来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覆盖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按需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制度,各县(市)可在符合底线红线管控要求的前提下,按需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
土地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坚持节约优先,精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依法依规开展征地搬迁和安置工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充分运用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政策,发挥土地收储“调节池”作用,全面实行“净地”供应,降低闲置土地发生率;建立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清单,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支持园区整合升级,实现工业园区“标准地”供地率100%,推行“带产业项目”出让模式,加强土地供后监管,同时规范农村土地资源市场。
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砂石土类“净采矿权”出让,加强采矿权市场化交易监督管理;严格新建矿山选址论证审查,强化源头管控和日常巡查;探索“矿+地”组合供应,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加强金属和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缩减矿山开发利用前期方案审查时间,鼓励企业市场化整合矿山。
要素统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健全建设项目用地全过程服务机制;用足用好化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实现“应化尽化”;强化项目立项遴选,提高用地报批工作质效。
审批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全面推行“三程三不”工作法,推行用地用林并联审批,探索智能AI审批改革,运用“三级联审”审批系统和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来宾市自然资源局以好干部标准为导向,着力打造过硬队伍。在能力建设方面,依托各类培训班加强干部政策法规、核心业务等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解决重大项目土地利用等难题,通过多种方式补充专业人才,使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干部占比提升至65%以上。
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干部双重管理规定,加强干部交流力度,优化队伍结构,优先选聘相关专业干部任职。
作风建设持续加强,开展“一改两提”专项行动,将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融入日常。聚焦重点领域,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调,凝聚监督合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严的氛围和正的风气。
来宾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统筹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好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