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源国际化先锋,海外资源超越本土。日本是矿产资源贫乏国,有储量的矿种仅十余种,且多数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1960年代日本通过大财团布局海外资源,截至目前日本境外从处于勘查到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有色金属矿山项目达到128个,其中铜67个、金15个、镍11个,资源保障能力大幅增强。
多年布局,已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海外资源获取体系。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主要负责经济产业、通商、贸易、产业技术、商务流通的等政策的制定与推动,在矿业资源方面具体涉及两个部门,“资源厅”和独立行政法人“日本金属和能源安全组织(JOGMEC)”,其他还有协力组织日本国际合作组织(JICA),金融协助机构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日本贸易保险公司(NEXI)等,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外资源获取体系。
日本财团是海外资源布局的主要力量。大财团(如三菱、三井、住友、丸红、伊藤忠等)凭借资金实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国际资源网络,主导了日本矿产资源进出口、勘探和开采,不仅通过直接投资开发海外矿产,还通过技术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强化了资源保障能力。其中,三井物产从贸易进入矿山开发,铁矿石权益产量有望超过1亿吨,是名副其实的隐藏的铁矿石巨头;三菱商事权益铜产量达到33万吨,在日本财团综合商社中排名第一;住友金属矿山则是“资源-冶炼-材料”三业务协同发展,打造护城河。
日本海外资源的现状是“时代的背景”、“上层机制的完善”、“财团模式的协同”以及“资本的优势”共同造就的结果。1)资源匮乏和经济快速发展倒逼海外资源布局,日元升值+低利率提速日本海外投资;2)日本自上而下的完整海外资源获取体系+综合商社相互持股,协同打造资源布局一盘棋;3)参股形式绑定矿业巨头,锁定更多资源供给和合作空间;4)财团模式,内部金融机构为成员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促成国际业务的发展。
日本海外资源布局启示录。国家层面:1)资源外交层面建立统一指导,增强中亚和非洲地区优势;2)注重海外勘探的顶层设计,深入全球资源信息一线,为我国企业提供潜力资源区域;3)政策性金融机构出台引导性补贴,并在国际市场提高活跃度,扩大海外融资项目的信息渠道;4)完善企业出海保险机制,弱化企业出海风险,并且在国资体系中建立“非商业化的长远国家利益战略考量”机制,提升海外资源并购意愿;5)创新形式,打开海外项目的融资渠道,以政府公信力背书,投资者可以扩大至民间多形式组织。企业层面:1)可尝试参股模式反哺综合业务;2)学习日本信息和交流机制;3)资本运作是企业经营的放大器,可以多方面扩大融资渠道,助力主业发展的同时积累资本运作经验和创新,有利于提高在海外资本市场活跃度;4)投资也是日本综合商社的核心板块之一,既是对机会的金融性的获取,同时又能有效地利用资本的手段,去规避因周期带来的各种损耗;5)搭建战略合作伙伴团体,互相参股多元化发展。
风险提示:1.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对海外资源布局不利;2.逆全球化导致全球资源流通风险增加。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