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旗下资源管理青年成员组(RMYMG)于2024年4月发布的《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矿产报告》,聚焦关键能源转型矿产(CETMs)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代际公平与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清洁能源转型需大量关键矿产支撑,如电动汽车所需矿产是传统汽车的6倍,陆上风电所需矿产是同容量燃气电厂的9倍。据预测,到2040年,若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关键矿产需求将增长四倍。然而,其供应链存在显著地理集中性,锂、钴、稀土等矿产的75%以上产自少数国家,这可能引发供应风险。
关键矿产价值链涵盖勘探、生产、制造、报废等环节,各环节均存在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勘探阶段虽影响较小,但成功率低;生产阶段的开采、加工和精炼能耗高、污染大;深海采矿虽被视为潜在来源,却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同时,超过54%的关键矿产资源位于原住民土地附近,需重视其权益。
“关键矿产”的界定具有政治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评估标准各异,主要考虑经济重要性、供应风险、环境影响和技术重要性等因素。如欧盟关注经济重要性与供应风险,美国则强调对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及供应链脆弱性。
循环经济对缓解关键矿产供需矛盾至关重要,可通过减少浪费、延长材料寿命、产品设计优化等降低排放。但目前金属回收率低,存在降级循环等问题,各国已开始制定相关标准推动负责任回收。
联合国资源分类框架(UNFC)和联合国资源管理系统(UNRMS)是重要管理工具。UNFC提供资源分类通用语言,UNRMS则是更全面的综合管理工具,二者相辅相成,助力可持续资源管理,欧盟已将UNFC纳入《关键原材料法案》。
报告呼吁价值链上的各方行动起来,企业应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研发机构需推动技术创新,政府应促进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以确保关键矿产开发兼顾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